3月26日,電子工程學院在雁塔校區(qū)會議中心第四會議室召開“AI賦能課程建設”專題培訓會。學院領導班子成員、各系(中心、教研室)負責人及骨干教師代表參加,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創(chuàng)新路徑。會議由學院黨委書記潘娜主持。

本次培訓特邀國家級教學競賽一等獎獲得者、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朱娟娟教授作《基于智慧慕課的深度混合式教學改革與實踐》的專題報告。朱教授立足”智慧課程定義與六大要素”理論框架,從”課程建設背景-核心體系架構-創(chuàng)新實踐路徑-改革經驗總結”四大維度展開,系統(tǒng)闡釋了混合式教學資源建設、智能教學設計及多維度動態(tài)評價體系的構建策略。

作為國家級一流課程建設負責人,朱教授現場展示了新形態(tài)教材開發(fā)、智慧慕課資源構建、動態(tài)可視化教學素材設計等創(chuàng)新成果,并通過“工程案例驅動+項目競賽引導+課程思政融合”三位一體的教學范式,生動呈現了AI技術賦能教學改革的具體實踐。
在研討環(huán)節(jié),與會教師圍繞”AI技術在教學評價中的應用路徑”“智能平臺與課程體系的融合策略”等核心議題展開熱議。多位教師結合一線教學實踐,就個性化學習圖譜構建、教學資源智能推薦算法等關鍵技術問題與朱教授深入探討,現場學術氛圍濃厚。
潘娜在總結中強調,本次培訓為學院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理論與實踐雙重指引。學院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,持續(xù)深化AI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(chuàng)新,著力打造具有學科特色的智慧教育新生態(tài),為培養(yǎng)新時代創(chuàng)新型人才筑牢數字化基石。
主講人簡介:
朱娟娟,女,博士,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,主持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,陜西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。曾獲全國高校信號與系統(tǒng)教學競賽一等獎、全國高?;旌鲜浇虒W設計大賽二等獎、陜西省課程思政教學標兵、陜西省教學創(chuàng)新大賽一等獎等。主持省部級教改項目4項,發(fā)表教改論文20余篇,出版中英文教材4部,獲省優(yōu)秀教材一、二等獎。